我们家的小朋友,小学一年级的同学,正在那里读课文,秋天。这篇课文真的好有年代感啊!我小学的时候,就读过这篇课文,历经三代人,60年的时间,它依然还在课本里,可见这篇课文多么经典!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往南自,一会儿个人字,会儿排成个一字。秋天来了!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勾起了我的远远的记忆。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以下仅供参考!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教学重点: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

(用时:8分钟)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2.检查背诵情况。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4.教师范写。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原文: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秋天来了。【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要求学生掌握3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年级秋天课文有3段话。秋天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秋天的特点:从立秋起便进入秋季了,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季节转换涵盖多方面气候特征,如果单以气温来作为判定入秋的标准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