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阅读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阅读感悟

看完长征,我感觉党在我心中读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史。当我读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史》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精神,1000字左右读完《长征的故事》前不久,父亲推荐我读《长征的故事》,前几天学了《七律长征》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红星照耀中国第五阅读思潮。看完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对红军战士那种藐视一切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何感想。

1、《长征》的读后感,600字···急求···

漫漫征途,茫茫草原,险山险水,千难万险,千言万语,赋予了红军战士另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困难和敌人是什么?在红军战士的眼里,一切都像一颗颗微小的泥丸,凡多里的旅程似乎浓缩了许多。长征路上,有苦有乐,有汗有泪。千千万万的困难,汇成了我们丰富的长征。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进,生活告诉他们需要努力。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

2、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阅读感想。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题为长征。这一章讲述了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飞越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穿越藏族聚居区!这一章是《红星照耀中国》一文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精彩的一章。第五章叙述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完成的全过程。在经典的段落中,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比如《四渡赤水》、《杜乔金沙江》、《杜菲泸定桥》、《穿越草原》等。文章重点讲述了两个事件:过大渡河和过草地!

在本文中,它被称为大渡河英雄和过度草。最经典的一篇,长期被人引用的,是这段话:红军爬了18座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了24条河,过了12个省,占领了62个城镇,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圈,打败、躲避或超过了派去追击的部队。他们进军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一些中国军队已经几十年没有去过了。

3、求《长征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左右

前不久,父亲推荐我读《长征的故事》。他说,只有了解长征背后的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长征的艰辛和不易。有,“五岭兴波,乌蒙服泥丸。金沙水搏云崖暖,大渡桥锁栏寒。”多么艰苦的长征啊!当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最著名的有智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越泸定桥、翻越金笳山脉等。

在众多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红军在过草地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接受陈赓同志的干粮和马匹。对于陈赓送来的干粮,他“装作无所谓,拍拍鼓鼓囊囊的干粮袋”,让陈赓觉得他很好。但陈赓走后,这小子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陈赓打开他的干粮袋,才发现那只是一块带有牙印的牛膝骨。

4、关于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的100字读后感

1:《一袋干粮》13岁的小蓝是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他在随部队行军时,设法弄到了一袋干粮,但在过桥时,不小心把自己的一袋干粮掉进了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不告诉战友,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掏出许多野菜塞进自己的挎包,把它撑得鼓鼓的。不久,她的健康状况恶化了。护士长发现她吃的是野菜和挎包里的“干粮”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都主动给她送来了一些干粮,让她意识到家的温暖故事是渺小而有意义的。

没饭吃的时候,她可以伸手向战友要一些,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沉默,自己承受。此刻,她满脑子都是战友,忽略了自己的难处;对于重伤员,她可以离开他们,轻松地自己走,但她没有。她无怨无悔地照顾好每一个伤员。一个小女孩还是这样。可想而知,我伟大红军队伍的优秀品质发生了变化。

5、读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你有什么感受

红军官兵不畏一切困难的顽强精神。①断断续续地,王树增先生的纪实文学《长征》被重读了一遍。正如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个事件:即使过了很久,仍然被世人所追求。这不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再看一遍会有新的收获。但是今天坐在电脑前,试图整理那些让我震惊的感受时,我犹豫了。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68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一个接一个形成的,并且是逐步满足的。我前几年学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这个理论有个特例,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6、红军长征读后感150字左右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小兰的女红军姑娘的故事。她13岁时父母双亡。这时,红军来到了她的家乡,于是小兰随部队进行了长征。为了照顾伤员,她在过桥时掉进了水里。为了填饱大家的肚子,她在口袋里塞满了泥土和杂草,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大家知道后,纷纷把食物分发给她。看完之后,想到有些同学挑食,剩饭剩菜,觉得很惭愧。食物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7、七律长征读后感受50字

前几天学了七律长征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能以苦为乐,始终保持开朗的心态。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我才知道红军是多么勇敢。有了红军的顽强,有了红军的血性牺牲,有了红军的辛勤劳动,我们才有了今天美好的家园,我们才能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快乐地学习。

我呢,总是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想放弃;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想退缩。看到困难就害怕,想后退不敢前进。这是我的缺点。学了这首诗后,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像红军一样勇敢,要有坚强不屈的精神。不能像以前一样遇到困难就害怕退缩。我们不仅要学习红军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的精神。同时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8、读红军长征史有感

党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史》的感想在我读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史》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的精神。从1934年到1935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红军终于完成了艰难的长征,从江西转战陕北,行程25000米。但是,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敢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途中,强大的工农红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创造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四渡赤水战役。

在这次战斗中,毛泽东从敌我作战方向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佯装展向,指挥红军在川黔驰骋,巧妙地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我党的主心骨。土城战役后,为避敌锋芒,1935年1月29日,红军改变了由泸州、宜宾向北渡长征的左翼路线,而是过赤水至溆浦以南,西进至云南扎西。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